银行和金融均是炙手可热的行业,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。随着数字化的推进,资本的流动越发自由,如今的全球经济,成为了蝴蝶效应的完美诠释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然而,对于银行业和金融行业来说,虽然国界逐渐模糊,语言、文化,甚至政策法规的界限却鲜明一如往常,阻碍了信息传递的脚步。
如何才能消除这些无形的天堑,让金融服务跟上资金流动的步伐,在全球畅通无阻?
银行业和金融行业需要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本地化伙伴!
到底何为银行业和金融行业呢?
-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,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,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。
- 而金融行业的概念就很宽泛了 — 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,其他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。
银行业务有哪些?
在这里我们要先区分一下两种银行,即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。
- 商业银行:商业银行其实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那类银行,主要业务范围是吸收存款、发放贷款等。
- 投资银行:相比较而言,投行业务距离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更远些。这是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,主要从事证券、企业财务、投资、融资等业务,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概念中的金融服务。
因此本文主要涉及后者,即投资银行,这也是全球金融活动的主要参与者。
金融是做什么的?
通过上文可以看出,金融服务的作用在于推动资本的流通,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业务:
- 各类证券的交易:这是一项传统的投行业务,也是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,是当前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式。
- 企业财务管理:包括兼并与收购、公司理财、基金管理、财务顾问等。
- 投资和融资:包括项目融资和风险投资等。
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?
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、保险业、信托业、证券业和租赁业。
金融翻译有哪些要求?
上述这些金融服务涉及各种专业经济活动,因此也受着各种政策法规的约束,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,这就给金融翻译加上了四道“紧箍咒”:
- 时效性 — 如果您关注我们,一定看过之前一篇有关证券分析报告翻译的文章,了解证券报告对本地化服务的效率和速度有多么高的要求,金融翻译也是如此。
当今时代,信息已成为无价之宝。而在瞬息万变的金融领域,则更要比别人更快、更早掌握最新资讯,一秒之差有时就是生死之别。
您一定不希望您费尽心力获得的宝贵情报,只因为翻译服务提供商无法及时交稿而失去先机,惨遭“贬值”吧。
- 专业性 — 金融领域细分门类众多,五花八门的银行术语让外行一头雾水,只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才能应对自如,保证译文的准确度。
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例,此类文件的翻译不仅要准确,还需要有说服力,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的雄厚实力,打动受众。这就要求译者不仅了解金融、财务知识,还要了解企业所在的垂直行业。
实际上,在2019年的一项调查中,行业专业知识是金融界客户选择本地化服务提供商时的第二大因素,仅次于价格。
- 合规性 — 就国内来说,资金监管力度越来越大,各项法规不断完善。截止到2000年底,由全国人大、全国人大常委会、国务院、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制定、颁布的金融法律与法规总计就有3721部之多。
而如果您的文档要飘洋过海,那就还得“入乡随俗”,考虑到各个国家、地区的不同规范。比如欧盟的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即GDPR)。
违规的代价高昂,Facebook 等巨头面临的巨额罚款就是前车之鉴。要如何避免违规,这也是金融翻译的一大严峻挑战。
- 多语言本地化 — 若要让金融服务产品吸引全球客户,就必须用客户自己的语言来推销产品,仅仅推出英语版本远远不够。据2019年一项统计显示,源语言为英语的金融服务公司网站,平均都会有5.5个本地化语言版本,主要的目标语言多达28个语种。银行业的主要目标语言多达16个语种。